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3-03-20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广安市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9日)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心培育旅游产业,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2010—2012年,旅游人次年均增速超过22.1%,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25.6%以上。2012年,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3.5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3.8%,旅游业增加值分别占GDP和三产业增加值的6.6%、22.8%,分列全省第10位和第13位,已建成A级以上旅游景区9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培育星级饭店21家、旅行社(含分社)43家、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14处、星级农家乐80家(其中五星级1家,全省首批仅9家),新开通旅游公路211.6公里。我市被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表彰为“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四部委表彰为“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
(一)抓认识,全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定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成立由市(区县)长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健全考核体系。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绩效,考核重点由经济指标调整为落地旅游项目,加压驱动,重奖激励,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加大旅游投入。市(区县)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由2012年180万增加到400万,区市县也分别设立了100万以上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不断增加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二)抓规划,旅游产业发展健康有序。一是规划先行。旅游项目开发坚持策划和规划先行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二是建立规划体系。修编《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广安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完成区市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启动编制区市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邓小平故里旅游区、龙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7个重点景区总规,制定实施了华蓥山旅游区、神龙山、洞中天河二期修建性详规,启动了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大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渠江生态旅游度假村等拟开工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项目总规、控规多位一体的旅游规划体系。三是注重规划管理和实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强化规划编制质量。狠抓规划实施,从宣传、培训、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规划招商意识,千方百计促成规划项目落地。
(三)抓发展,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一是产品提档升级。邓小平故里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得到国、省旅游局支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可望今年接受国家旅游局暗访检查;华蓥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九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与九寨沟、峨眉山同批次),已启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洞中天河游人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项目顺利推进;神龙山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宝箴塞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现正按4A级景区完成文物维修,游人中心等配套设施改造基本完成。二是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建立旅游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玛霖岩景区、泽达酒店建成营业;葫芦岛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核心区用地获省政府审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全面完成,项目用地已公开挂牌,近期开工建设;龙女湖旅游度假区成功签约,首期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工作启动;玛瑙城国际大酒店进入外部装修阶段。三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着力打造邓小平故里周边乡村旅游带、华蓥山乡村旅游廊道、渠江沿岸乡村旅游带、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带,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市 1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20个,基本形成集垂钓、赏花、品果、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四)抓营销,旅游客源市场广泛拓展。一是主题活动影响力强。坚持每年策划一个主题活动。先后举办“千社万团游广安”、四川红色旅游宣传月及颁奖典礼等重大活动以及华蓥山旅游文化节、首届广安红色文化节、“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首届四川国际摄影大展”等节庆会展,扩大了影响力。二是形象宣传实现突破。在《经营管理者》杂志、广安日报开设旅游专版;邀请中省电视台赴广安拍摄制作旅游节目20余期,央视《远方的家》摄制广安旅游专题片两集共90分钟,分中文、欧洲、美国版免费6次播出,是央视对广安宣传范围最广、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力度最大的一次。邀请主要客源地主流媒体和旅行商赴广安开展考察采风活动20余次、1800人次,国内100余座城市、800多家旅行商推出广安旅游线路。三是区域合作实现多赢。结盟广东中山、湖南湘潭组建“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旅游联盟”,被全国红办称赞为全国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新典范;联手井冈山、延安等10个红色旅游城市,签署《红色旅游发展井冈山宣言》,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圣地”;主动融入重庆1小时旅游经济圈,每年有500万以上重庆游客前往广安旅游休闲。侯晓春书记亲自带队去重庆市旅游局对接并与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签署了《重庆—广安旅游区域合作备忘录》,广安被纳入重庆旅游经济圈重点打造的“一心两带”的“一心”范围,与重庆市辖区县享受同等待遇。
(五)抓配套,旅游产业要素日益完善。一是旅游交通体系初步建成。高速公路县县通达,建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广安城市候机楼,广安港建成试运行,兰渝铁路广安站建设有序推进;开通了华蓥市区至华蓥山旅游区、邻水县城至洞中天河、武胜县城至宝箴塞景区专线班车;一次性投入235万元,在广安境内高速、主要干道和城区,制作交通指示牌126块。二是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西溪啤酒风情街、武胜啤酒风情街、岳池南宋文化街,正在规划建设广安国际商业中心、广安CBD中央商务区、小平大道、市民广场、西溪峡、萃屏山公园、望江公园、平安公园等设施和文化景观,新建旅游公厕20座。三是产业主体培育壮大。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全省旅游骨干企业1家、绿色酒店4家。金山、金鼎旅行社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川东北地区仅有的两家具有出境旅游业务资格的旅行社。培育特色旅游餐馆3家(其中金盘级1家、银盘级1家、铜盘级1家)。新注册旅游商标562件,岳池米粉、黄龙贡米、武胜脐橙、广安龙安柚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立足市场需求,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评选广安十佳旅游商品和最受游客喜爱的商品17件,培育旅游商品企业20余家。
(六)抓质量,旅游形象品质备受好评。一是行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坚持用旅游标准引导旅游企业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5部,市旅游局制定地方旅游标准3部,培育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7家,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贯彻《旅游质量发展纲要》,举办星级饭店、导游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开展争做小平故里优秀旅游人活动,举办旅游专题培训班,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近6000人次,旅游系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二是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组建了市(区县)旅游执法机构,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33次,重点整治拉客宰客、围追兜售等行为,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12起,查处一批旅行社违规经营行为,处罚金6万元,为游客挽回了经济损失;设立全省旅游系统唯一的安全监督科,夯实旅游安全基础,建立旅游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常态执法,旅游行业实现零事故目标。三是游客满意度持续升位。组织召开游客满意度提升动员大会,开展“旅游满意在广安”行动,实施旅游服务质量公报制,搭建旅游舆情监测平台,建立宣传引导、信息整合、问题整改和监督考核四项机制,强化督查整改,游客满意度持续攀升,2012游客满意度调查综合得分81.62分,在全国60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14位,较2010年上升31 位,达到满意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一是总量相对较小。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3280.25亿元,我市103.5亿元,仅占全省的3.2%。二是经济效益不高。从旅游收入构成看,旅游文化娱乐消费不旺,仅占总收入的9.3%;从人均消费看,2012年全省国内游客人均消费743元,我市只有668元,离全省平均数尚差75元。三是产业队伍质量偏低。从旅游企业看,呈现“散、小、弱、差”,龙头骨干企业少,竞争能力差;从从业队伍看,供给总量尚有很大缺口,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素质及能力有待提高。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观光型产品日渐成熟,休闲度假型产品不丰富,留客难依然存在。二是游客结构不合理。游客结构呈现“三多三少”,即国内多国外少,过境多过夜少,普通多高端少。三是要素发展不平衡。六大要素发育不健全,旅游用车、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仍然是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车公司和专门对游客定时演出的文艺节目;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不够,缺乏融合互动。
(三)发展状况欠佳。一是旅游投入瓶颈。缺乏旅游投融资平台,致使一些优势旅游项目无法有效实施。二是旅游项目用地瓶颈。大型旅游产业项目因对土地需求量大属于目前产业政策中的限制类或禁止类项目,落地很难。三是扶持政策瓶颈。中、省关于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和振兴的各种政策,涉及税费减免及水电气优惠等政策兑现难度大,未享受工业企业待遇。四是个别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如华蓥山宝鼎、仙鹤洞等项目因交通、环保等因素制约,建设进展较慢。
三、下步工作打算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即将颁布的《旅游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为统揽,按照《广安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力实施“321”旅游发展战略,即抢抓三大机遇(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两大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川渝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实现一大提升(从单一旅游向综合旅游提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广安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重要支撑、深化三次创业的重要推手、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到2015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带动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就业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一)树理念,明思路,推动产业科学发展。一是树立“大旅游”理念。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项目抓旅游、跳出区域抓旅游,进一步增强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抓旅游就是抓产业的认识,用抓农业、工业的办法抓旅游。二是树立“大产业”理念。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经济来培育,摆在国民经济的突出位置布局谋划,加强与工业、农业、国土、文化、林业、交通、宗教、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整合资源,积极发展工业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都市休闲旅游、宗教民俗旅游、生态养生旅游等。三是树立“政府主导”理念。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旅游经济管理、规划布局、资金投入、项目推动、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作用。四是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围绕市场做文章,探索符合旅游经济规律的体制和办法,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转变,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解决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机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铸精品,调结构,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一是构建“一心两廊”格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建设一个中心:即邓小平故里旅游中心,包括邓小平故里旅游区、牌坊新村、协兴老街、佛手山、西溪河峡谷、神龙山、渠江沿岸等景区(景点);两条廊道:即华蓥—广安—武胜县宝箴塞风景廊道和重庆—邻水县风景廊道。到2015年,全市新建3A级以上景区不少于19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10个)。二是加快建设十大重点景区。即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神龙山旅游区、渠江沿江生态度假区、西溪城市峡谷景区、古镇名塞文化旅游区、嘉陵江(龙女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大洪湖旅游度假区、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区。三是建成邓小平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小平伟人效应品牌,开发小平生平事迹、少年求学、战争岁月、“文革”跌宕、改革开放等体验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川东民俗文化旅游(依托巴人文化、戏曲文化、古镇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主题型旅游产品)、山地休闲运动旅游(整体打造华蓥山,整合周边山地型旅游景点,开发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产品)、乡村田园绿道休闲游(利用嘉陵江、渠江两大流域和广域的丘陵山景,开发乡村田园欣赏、漫道休闲骑游式的旅游产品。整合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游产品)、水上休闲度假旅游(依托嘉陵江、渠江、西溪河、大洪湖、龙女湖、太极湖等水资源,开发水上娱乐产品)等五大系列旅游产品。
(三)育要素,强功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一是基本建成旅游饭店集群。到2015年,新增星级饭店20家(5星级饭店5家、4星级饭店5家、3星级饭店10家),全市星级饭店达到50家以上,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风格的饭店集群。二是加快发展旅游文化。挖掘邓小平故里文化,编导一台大型旅游文艺节目,打造“邓小平故里”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在广安城区建设川东北最大的旅游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各市县分别建成1条旅游商品购物街,打造3A级旅游购物点20家,扩大游客消费。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大、区位优的新农村综合体并创建成A级景区5个以上,培育3星级以上农家乐100家。四是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业。规范和提升特色餐饮,挖掘特色餐饮文化,打造规模以上美食餐饮街区10条,扶持培育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10家,股份制大型餐饮集团1家。五是加快发展旅游交通。建成华蓥山宝鼎旅游公路,渝邻高速至小南海、大洪湖旅游通道,改造天池—华蓥山旅游区—洞中天河—210国道旅游公路;适应自驾车旅游需要,统一规划建设旅游通道沿线的标识标牌、紧急救援、汽车维修、加油站、休憩服务点等设施,做到交通设施景观化、特色化,建成自驾车旅游营地1—2个。发展旅游客运企业2家以上,开通旅游专线客车。六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2013年启动建设智慧旅游城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建成智慧景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四)重整合,拓市场,做强广安旅游品牌。一是实施整合营销。整合市本级、区市县和旅游企事业单位资源,建立市县联动、政企互动的营销工作机制,在重庆、成都等主要客源地组建旅游营销中心,在城市高速入口、主城区及交通干道设置旅游公益广告,提升广安旅游整体形象。二是开展活动营销。把举办大型活动、旅游节庆、大型会议作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抓住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机遇,争取2014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广安举办;有效整合各种节会活动,策划举办“邓小平故里文化旅游节”,突出抓好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三是深化区域合作。落实《重庆—广安旅游区域合作备忘录》,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区县合力建设西部旅游集散中心;联手中山、湘潭组团营销,打造“中国红色之旅”精品线路产品。
(五)强管理,树形象,打造人民满意旅游。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促进政策和奖励办法,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优先考虑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解决旅游用地瓶颈;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旅游投资公司,搭建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二是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实施人才强旅战略,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发展旅游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升旅游从业队伍素质;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培育旅游示范企业或名牌企业5家以上,建成旅游标准化示范市;深入开展“旅游满意在广安”行动,完善游客满意度提升工作长效机制,巩固游客满意度成果,确保游客满意度保持满意水平。三是规范市场秩序。以贯彻实施《旅游法》为抓手,完善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和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游客投诉、旅游咨询、应急救援等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诚信建设,推进行业自律;树立“底线思维”,夯实旅游安全基础,完善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确保旅游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