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信访工作是党和国家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了解社情民意、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渠道,也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022年5月1日起,《信访工作条例》正式施行,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一名从事基层人大信访工作的工作者,笔者就县级人大如何抓好人大信访工作浅谈几点思考。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能力”。信访工作千头万绪,对信访工作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焦能力提升,需要强化理论、政策、业务等系列学习。一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依托“三会一课”、职工会议、专题学习会等形式,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上下功夫,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抓好业务知识学习。要采取集中学习、辅导学和自学的方式,教育引导人大信访工作者持续深入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信访工作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三要支持开展交流学习。积极支持信访工作者参与各级各部门举办的信访工作培训会、协调会,促使其了解情况、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汇聚各方力量,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合力”。人大信访量大面广,紧紧依靠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满足信访工作需要。鉴于此,需要向多方借力、协调配合。一要构建人大机关全员参与格局。具体工作中,应落实人大机关全员参与抓信访的工作职责,推动各委室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共同研究信访工作,商讨办理事宜。二要强化与外单位的沟通协作。要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与“一府一委两院”信访部门的日常联系与会商机制,重点加强与公检法司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实现信访化解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三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要紧紧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激发和调动区域内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信访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代表在走访联系群众中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阵地,采取代表接待日、代表联系选民日等方式安排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来访,积极向群众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信访问题解决。
强化监督督办,提高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效力”。加强对已转交信访件的督促办理,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应当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列为常委会监督议题实施监督。一要抓好具体信访问题督办。要落实好转办登记和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对转办的信访件要进行详细登记和建立档案,及时转送“一府一委两院”及其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并督促其及时回复办理情况。二要把群众反映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纳入监督议题。应定期汇总、梳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较为集中的突出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常委会选择监督议题的依据,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要深入一线化解矛盾。常委会领导应当落实好联系乡(镇)责任制,坚持定期下访,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妥善解决群众来信来访。
热情周到服务,打造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亲和力”。“亲和力”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信访工作者妥善处理事务效率的高低,也关系着信访工作成绩的优劣。一要热情接待。在接待来访群众时,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到举止文明、认真倾听、耐心解释,做到“一见群众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暖心”,为来访群众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二要认真登记。当群众来访时,要认真登记来访人员有关信息、主要诉求和相关材料,做到细心听取、翔实记载。当群众来信时,要及时拆封信件,认真阅读、摘写要点,按规定送相关领导批阅后转相关部门办理。三要解释疏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分析和掌握来访群众的思想动态,依法依规做好来访群众法规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教育疏导,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武胜县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副主任 杨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