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人大常委会2014年第一季度信访综合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07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一、基本情况
2014年第一季度,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件,其中,来信12件,来访26件,来电2件,市人大信访办转来68件,联名信件7件(10人以上署名),重复信访20件(次),经常委会领导批阅的信件12件。
二、信访反映问题的特点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比去年同期增加19件,增加48%。
2、信访老户上访频繁,言行偏激。一些已经二审判决或三级终结但对处理意见仍然不服的涉法涉诉老户上访频繁,闹访、缠访、滞访不止,重复信访占50%。
3、个别群体问题突出,上访活跃。群体信访(10人以上联名)占18%。
三、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
本季度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反映法院判决不公不服判决的7件,要求法院立案而未立案的2件,要求法院加大执行力度的2件,举报公安局渎职1件,举报村级组织换届违规操作以及村干部违纪5件,反映征地拆迁5件,反映企业改制遗留问题1件,反映物业管理问题1件,要求纠正历史遗留问题的信访11件,请求帮助解决“五保”政策、遗属补助和困难补助的5件。
四、存在问题及成因
1、反映涉法涉诉方面信访问题仍然较多。一季度涉法涉诉信访仍高位运行,从人大信访办接待来信来访情况看,涉法涉诉来信来访占60%以上。有涉法案件当事人不服判决、执行难等原因造成上访;社会公众及当事人对司法的公正性评判标准不一,反映司法不公现象比较多,还有群众法制观念增强,但思想上存在偏差,法律程序已走完,个人利益得不到解决而上访,闹访。缠访。
2、请求纠正历史遗留问题的信访较多。如飞龙镇李正林要求纠正其父1956年被判反革命罪,中心镇杨南虎要求纠正文革前被判的诈骗罪;还有已经纠正的历史案件要求给予赔偿的信访,如宝箴塞乡段国明要求为其父做出补偿;烈面镇张道安要求为其兄做出补偿等。历史遗留问题信访时间长,情况复杂,群众反映激烈,解决起来比较棘手,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3、举报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信访较多。主要反映村三职干部在村级重大建设中贪污贿赂、独断专行、履行工作职责不到位、村务不公开、选举时拉帮结派不按程序进行等问题。
五、工作建议
1、加大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从体制上增强群众参政议政表达政治诉求的渠道,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参加村级讨论会议、重大事项召开听证会、村务公开及时有效并公布监督方式。
2、狠抓政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案质量。政法机关要以公正司法为核心,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科技强警力度,严格执法全程监管,推行阳光执法,实行案件质量终身责任制,特别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调解和解工作,加强积案的清理执行,力争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政法部门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靠制度解决存在的问题。
3、法院可通过能动司法,帮助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般情况是依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处理过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被判处刑罚的,是不能依据现行刑法重新审判的。法院应发挥司法能动性,做到能动而不盲动,到位而不越位,充分拓展自身的司法职能,积极主动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做好涉诉当事人的稳控工作;二是不必拘泥和束缚于严格的审判程序,可以灵活开展调解工作;三是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共同做好当事人的工作。 (武胜县人大信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