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6日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13-01-17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1月16日上午,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近400名市人大代表,肩负着470万人民的重托,齐聚一堂,共商广安改革发展大计。
大会主席台幕墙上10面鲜艳的红旗映衬着庄严的国徽。会场气氛庄重、热烈。
大会执行主席王建军、余仪、袁险峰、肖友才、蒋维君、康永恒、敬世波、张建华、何玉平、易铭珅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侯晓春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余仪主持开幕式。
刘凤成、罗增斌、唐雄兴、杨利民、张志权、蒋英胜、甘用德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402人,实到代表365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余仪宣布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本次大会的议程有3项:听取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审议广安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首超千亿元大关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向与会代表、列席人员鞠躬后,侯晓春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大会报告了市人民政府工作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2013年工作建议。
侯晓春说,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大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狠抓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预计(下同)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2.8亿元,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4.1亿元,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4亿元,增长16%。
产业经济发展壮大,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58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六连增”达到204.1万吨,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增长10.5%;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全市新增城镇面积17平方公里,建成新农村示范片10个、新农村综合体8个、农民新村495个,渠江流域灾后重建新村141个,成功创建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获得全国智慧城市推动奖;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渝广合作深入推进,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2.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3亿美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与省科技厅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创建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一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支出101.2亿元,完成省、市民生项目106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39元、7590元;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森林覆盖率达37.3%,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社会管理得到加强,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获得“三连冠;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结时间最短的市。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侯晓春说,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坚持市委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充分依靠人民群众,集聚各界人士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培育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今年八大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仍是重中之重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川渝合作示范区具体规划建设的启动年,是筹备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的关键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侯晓春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克难攻坚、追赶跨越工作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创新驱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两化”互动,转化“三大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次级突破”中跨越升位。
侯晓春提出,2013年,市政府需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实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增长1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建“千斤粮万元钱”现代粮经复合基地1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争取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邓小平故里成功创建5A级景区,实现旅游收入120亿元;促进金融业跨越发展。
二是持续强化投资拉动,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加快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亿元以上;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三是统筹城乡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增城镇面积16平方公里,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2510套、基本建成2420套、竣工1520套;加速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强力推进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骨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面6万亩,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方位实施开放合作,争取尽早启动滨江新区建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0亿元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
五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计划投入115.5亿元,主要用于扩大就业、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民生领域;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6.2万人脱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争创全省首批法治城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六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行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立项并加快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等60个项目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推进总量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八是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坚持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广安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最后,侯晓春表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克难攻坚,追赶跨越,不断深化三次创业,加快推进富民强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特邀参加昨天大会的有,不是市四届人大代表的正厅级退休领导干部,市政府、市政协、广安军分区、市精神文明委的厅级领导干部。
列席昨天大会的有,不是市四届人大代表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工作机构负责人,市政府市长助理、副秘书长,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群团组织负责人,中省驻市单位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负责人,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参加政协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列席人员也应邀列席了昨天的大会。(吴从越)
上一篇:产业兴市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