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市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3-01-17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突出“六大抓手”实现“六大提升”
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委主任刘登宏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我市是国家确定的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抓住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立足四川、融入重庆,全方位开放合作,广安新型工业化必将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市要坚持推进“两化”互动,突出“六大抓手”,实现“六大提升”,有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实现工业与城市的协调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切实抓好培育扶持,努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结合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着力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和扶持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配”方向发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强化对中小企业政策咨询、员工培训、品牌策划等方面的服务。全年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在具体工作中,抓项目建设,提升工业增长潜力;抓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重点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用工、用地等具体问题,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引导重点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现技改扩能升级,提升产品制造档次,储备包装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狠抓园区道路、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园区;加强与重庆方面的对接合作,推进合作建园进度;编制“两化”互动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工业与城市布局的有机结合。
按照广安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要求,工业蓄势发力,还需要抓好开放合作,提升工业发展影响力。我市将重点抓好直购电、园区上档升级、新能源汽车招商及重庆产业对接机制建设等推进工作;精心组织参加渝洽会、西博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重要展览会,做好广安工业形象展览展示,工业品牌宣传,促进工业招商;采取灵活招商方式,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龙头项目。
新型工业化必须抓信息化建设,提升“智慧化”引领能力,重点实施智慧政务、智慧民生工程,着力在政府机关、企业、农村、行业“四大领域”推动信息化建设,编制“智慧广安”总体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等方面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突出抓好无线电管理,完成无线电保障任务。同时,要抓要素协调,提升工业发展保障能力;加强能源、电煤、直购电等方面的运行协调,向上争取工业天然气用气指标和优惠政策,力争将全市园区重点企业纳入直供电范围;重点实施重大工业项目“全程代办制”和“绿色通道”制度,优化运行服务;大力开展工业领域“打非治违”等专项活动,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工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迈出由大到强的坚实步伐
市人大代表、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工委主任蒲长文
我市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路径,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导,以强化农业投入体系为保障,全市现代农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把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创新科技支撑体系、深化产业化经营、开展扶贫攻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安现代农业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履。
3000余元、4000余元、5000余元、6000余元到7600元以上,从2008年到201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取得了一年增收上千元的成绩,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柑橘、优质蔬菜四大主导产业,握掌成拳,避免了乱打乱撞,推动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了六连增。“千斤粮、万元钱工程”路径探索喜获成功,全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粮经复合产业发展之路,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同时,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引导带领群众发展农业深加工,加快农业乡村旅游大发展,确保了农村持续稳定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是农民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我们应该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中,单个农户难以成为完整而有力的市场主体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因为,分散的农户存在着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生产选择的盲目性,家庭经营上分散性,经营方式上的封闭性,商品交换上的滞后性,为此,只有将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农民,通过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农民有机地组织起来,顺应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
抓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农业产业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产业要实现价值,必须抓好生产和营销,农业产业也是如此。产品要有卖点,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基于此,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着力农业标准化建设,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农业标准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提高广安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生产环节就必须推广优质品种,选取优质的品牌,推进良种良法,尽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同时,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在营销环节要着力发展品牌农业。
土地和劳动力是农村群众拥有的宝贵财富,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促成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在劳动力方面,我市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在全国出名,这为农村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我们要着力土地有偿合理流转机制的建立,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部或部分折价入股,作为企业的投资,采取保底收入、盈余分红的股份制经济形式,这种由有资金、技术、管理实力的农业企业、能人牵头,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联合体,共同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广大农户按组织章程参与经营管理,共担风险,农民能保障自己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收益权。此外,我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各级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劳动技能培训,要让农民有一技之长。要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农民住房由纯居住转变为经营场所,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助农增收。同时,要引导农村群众转变投资理财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