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04期
发布时间:2015-01-24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总第398期)
2015年1月23日
▲综合信息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
市纪委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66次主任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暨2014年度机关工作总结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送宪法进校园活动
《四川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区市县人大
华蓥市人大常委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邻水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综合信息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
1月20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袁险峰应邀到会。
会议听取并测评了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关于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评议意见开展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议程(草案)》、《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决定提交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预备会议表决;表决通过《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决定提交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
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安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监督工作计划》、《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听取了《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补选了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会议还通过了人事免职案。
余仪指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即将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省人代会各项保障工作和市人代会各项筹备工作。
会议还通报了全市人大系统宪法知识竞赛结果,并对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敬世波、张建华、易铭珅、蔡学勤及委员共34人出席会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文国、陈捷列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欧太元同志应邀列席会议。市政府办,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各1名负责人,3名省人大代表、6名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5名公民旁听会议。(研究室)
市纪委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报全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1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组成人员会议,听取市纪委关于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光辉向常委会组成人员作情况通报。
刘光辉在通报中指出,2014年,市纪委深入贯彻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秉持改革创新理念,坚持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全市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被确定为全省落实“两个责任”试点市,正风肃纪工作被确定为省级联系点,查办腐败案件工作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预防腐败“广土”工程获得广泛关注,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多项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余仪在讲话中要求,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要认真落实《广安市市、县两级纪委与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监督工作协作配合制度》,通过联合监督、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借、结果共用等方式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促使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形成合力,促进地方国家机关和经人大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从政、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人大机关要率先垂范,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要带头自律,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敬畏之心,从自我管起、从小事廉起,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自觉用纪律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敬世波、张建华、易铭珅、蔡学勤及委员34人出席会议。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市政府副市长邓文国、陈捷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参加会议。(研究室)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66次主任会议
1月16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66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主持。
会议通过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日程,讨论了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秘书长、主席台就座人员、副秘书长、特邀人员和列席人员等名单(草案)、筹备工作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草案)、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草案)、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关于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草案),决定提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听取了关于华蓥山地质灾害区综合治理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讨论了有关建议。
会议还讨论了人事任免案。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敬世波、张建华、易铭珅出席会议。(冯 浩)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暨
2014年度机关工作总结会议
1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会议,听取常委会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总结2014年度机关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出席会议,代表常委会领导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并讲话。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四届七次会议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投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依法做好选举任免,强化代表作用发挥,圆满完成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各项任务,为推进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总结市人大机关工作时,余仪指出,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工作效能提速、纪律约束严明、协同配合紧密,为常委会履职行权当好了参谋、搞好了服务、提供了保障。余仪强调,岁末年初之际,要认真做好各项总结,及时安排部署新年工作,尤其要做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广安代表团的服务工作,精心筹备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保市人代会顺利举行。
余仪要求,市人大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建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两个责任”要求,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担负好主体责任,纪检组织要担负好监督责任;机关干部要落实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如实报告,把关到位;要严守底线,端正心态,甘于淡泊,乐于奉献;要强化监督,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作风监督工作常态化。五是崇法向善,既遵纪守法又文明道德,主动融入教育管理新常态、作风建设新常态,为依法治市、从严治党多做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敬世波、张建华、易铭珅、蔡学勤参加会议并述职。(冯 浩)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送宪法进校园活动
1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率队深入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开展送宪法进校园活动。
余仪一行现场观摩了全校师生集体唱国歌、诵读《宪法》活动,视察了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
在座谈会上,余仪对大安一小创造性开展学校法制教育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大安一小通过开展宪法诵读、开办宣传专栏、组织街头宣讲等“宪法宣传进校园、进课堂”系列活动,把宪法融入教学内容,全方位做好师生的法律宣传活动,促进了学生对宪法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带动学生家长和群众知晓宪法,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值得借鉴和推广。
余仪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学校开展宪法教育、有助于宪法精神的代代相传,有助于在全社会确立宪法至上意识,有利于营造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法治环境。他鼓励该校要继续开展好法制教育工作,把诵读宪法、宪法知识竞赛、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常态化,带动全社会学法、守法,让宪法走入人民群众、深入人心,为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深入实施贡献力量。
余仪一行还向学校赠送了100册《宪法》读本和100套体育器材。(邓 林)
《四川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近日,市人大法制委、财经委组织召开《四川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对该法规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会上,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审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民银行以及市人大相关委室负责人对法规(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草案中一些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罗德刚)
区市县人大
华蓥市人大常委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近日,华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听取了该市环保局、水务局、住建局等部门关于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代表们对各部门认真落实“洁净水”行动,将该市陈家湾饮用水源取水口迁移至广安区护安镇呼啸村(广安花园水厂取水口对岸),同时开展天池湖周边禁止畜禽养殖、湖内游泳,清理湖中漂浮物等工作表示赞赏,针对该市城市饮用水安全存在隐忧、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加强与广安市相关部门衔接力度,尽早启动渠江取水口的搬迁建设工作;二是加大对天池湖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彻底整顿天池湖周边畜禽养殖场,治理桂兴河渗漏、污染,加快建设天池镇污水处理厂;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中供水站运行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四是启动城区老旧管道改造工程,杜绝二次污染;五是加大对水源地、末端水的检测力度,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白文科 王近文)
邻水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近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议题调查组到经开区、县公安局、鼎屏镇、网络舆情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等部门,对该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情况,肯定各部门已开展工作,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创新文件精神。放活管理方式,鼓励大胆创新,着力推动基层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取得新进展。二是做好岁末年初工作。相关部门要对照去年初目标任务,加快落实未完成事项,同时做好已完成事项组织审查工作。三是加快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围绕突出问题,紧盯重点任务,以建设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工明晰、责任明确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格局。四是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做好文章,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做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五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人民内部矛盾调节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做好公益事业。(范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