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如何与巡察、审计、财政监督形成合力?”“数字赋能能否让监督更精准高效?”2025年6月,前锋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相关部门、基层单位,以“实地走访+互动研讨”的方式,开启监督融合贯通的积极探索。
下沉一线摸实情,把准监督融合堵点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区委巡察办、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4个部门和2个镇(街道),全面了解融合监督工作情况。
“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联动为何难以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与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如何实现数据共享?”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都直奔调研主题。
区巡察办工作人员坦言:“虽然我们与人大办已联合发文推动监督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两张皮’现象。”
区审计局同志补充道:“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如能及时与人大共享,整改效果会更好。”
区人大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预算联网监督平台运行良好,但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调研发现,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督力量分散、整改落实缺乏跟踪问效机制仍是制约监督融合贯通的主要瓶颈。
创新机制谋良方,探索贯通协同路径
针对当前各类监督仍存在沟通不畅、重复监督、整改乏力等问题,调研组成员纷纷建言献策。
“建议巡前、巡中、巡后全过程邀请人大相关委室和专业人大代表参与。”“建议建立‘巡察+人大’双督办机制,将巡察发现问题纳入人大监督重点。”……区巡察办人员积极建言。
“可以探索‘人大+巡察+审计+财政’联合监督机制,对社会民生、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开展‘组团式’监督。”调研组成员提出创新思路。
“建议强化各类监督成果运用,通过人大专项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让监督链条真正闭合。”部门提出的这个“金点子”,当场获得调研组点赞。
观阁镇人大代表感慨道:“现在基层的各类监督检查应接不暇,实现融合监督能很大程度减轻基层负担。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减少监督检查频次。”
数字赋能提质效 构建智慧监督体系
“传统的监督方式如何突破时空限制?”“数字化能否让联合监督真正活起来?”调研时,数字化建设成为热议焦点。
“这个红色预警是什么意思?”代表指着屏幕问道。“系统自动发现某项目资金支付异常,已经触发预警。”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解释。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人大代表可以实时掌握每笔资金的流向,让监督更精准高效。
“建议促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数据对接,同时整合巡察、审计等监督数据资源,构建集预警、分析、督办于一体的智慧监督体系。”人大代表现场建议。
“建议建立跨部门监督数据池,运用AI技术生成分析报告,为区委决策提供‘云上智库’,让监督更智能、治理更精准。”调研中,各部门就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融合监督效能充分发表意见建议,逐渐达成共识。
接下来,前锋区人大常委会将梳理调研成果,研究制定融合监督的具体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联席会议、联合督办、联动数据等工作机制,推动各类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