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如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持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抓实代表队伍建设,拓展代表履职渠道,从“双联”“组团”“服务”三方面着手,激活代表履职“一池春水”,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做好“双联” 让代表履职更有力
“在通过电话、微信以及面对面的日常沟通交流中,段委员告知了我每年的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大监督的重点,便于我更好地针对性履行代表职责。”县人大代表汤彩苹说到。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机制,每位组成人员联系3—5名县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听取意见建议、关心关爱生活、解决工作困难等,进一步深化常委会与代表的常态联系,形成了双向交流、合力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帮助五保老人段辉坤申请民政救助、协调化解小区矛盾纠纷……这是县人大代表、沿口镇嘉陵社区党委书记彭林为民办实事的务实举措,也是全县人大代表深入联系群众、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亮身份、访选民,帮助解决群众具体问题,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据统计,2024年共走访企业280余个、群众5.3万余人,为企业、群众办实事22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340余条。
做优“组团” 让代表履职更专业
人大代表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如何更好发挥特长,增强履职实效?武胜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专业特点,组建监察司法、经济、农业与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建设等6个代表专业小组,每个专业小组由1名组长、2名副组长和若干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的人大代表组成。
农业与农村代表专业小组深入乡镇、村,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开展调研,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代表专业小组督办《关于加强我县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促进相关部门强化校园安防建设、依法取缔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代表专业小组走进社区,听取居民对城市建设、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商发展良策。代表专业小组成立后,每个小组纷纷“活动起来”,主动投身全县中心大局,积极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视察、督办代表建议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应有作用。
做实“服务” 让代表履职更热情
“县人大常委会为我们订阅《民主法制建设》《人民权力报》等人大报刊杂志,邀请我们列席常委会会议,同时组织开展履职培训,有效提升了履职能力。”县人大代表、龙女镇人大主席陈丽娟表示。
印制人大代表履职登记簿、代表接待群众登记簿,引导代表详细记录参加会议、视察调研、小组活动、接待群众等履职内容;将代表家站融入乡村振兴、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第一线,建成23个“家”、34个“站”;采取重点督办、委室对口监督等方式推进代表建议督办,定期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县人大常委会还注重资料管理、平台建设和建议督办,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尽责,让代表履职热情不断迸发。
接下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将聚焦代表能力提升和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制度、阵地和队伍建设,推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高效、高质、高能履职,不断丰富拓展基层民主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