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鞋子沾满泥土又湿又滑,开电瓶车进小区,电瓶车还会打滑,又危险又脏乱!”平安小区居民张婆婆很焦虑。
“家门口连个活动锻炼的地方都没有,要是能安装点锻炼器材就好了。” 家住工行家属院的李伯伯期盼着。
广安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参与、努力助推基层治理,助力老旧小区在改造中焕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热点,倾听民声选准议题
“老旧小区改造牵涉部门多,工作协调难,比如强弱电这一项就涉及几个单位。”在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苏红梅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引发代表们热议。
“多数老小区不成型,无物业,无专项维修金,后期管护难。”“建议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宣传,形成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强化部门主动参与,形成改造合力。”……
区人大常委会把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提质工作监督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并对相关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切实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更加高质高效。
聚焦重点,走访调研问计于民
“重点是改造外立墙面,这是我们小区的硬伤”“要硬化小区内部路面,不然我们这里下雨就是水凼凼”“能不能把车位重新规划,到处是乱停乱放”……居民们的集体呼声,成为人大的关注重点。
为进一步摸清老旧小区改造的需求清单,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组多次到建设路26号、建安中路72号、财政苑、审计局家属院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点,实地调研路面破损、停车难、缺乏公共空间等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组织承办单位、提建议代表、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共同探讨提质改造难题的解决办法,并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推动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聚焦堵点,精准监督靶向施策
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督办计划,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共性问题列入监督议题;常态化督促承办单位,实时掌握办理进程,视察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度,全过程全方位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与提建议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将代表建议及时反馈承办单位,全力推动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在改造施工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多次来小区视察,我们反映的涉及楼道照明更换、停车场地规划、小区飞线整治等诉求都在改造中实现了,‘菜单’里没有的,也顺带着改造了,还增加了充电桩、老年活动室,安装了健身器材。”提及小区改造,家住北辰小区的李阿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聚焦难点,跟踪问效回应民生
为持续助力群众家门口幸福“原地升级”,人大监督的步伐从未停下。2023年8月15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专项视察,针对环境整治、设施改造升级等老大难问题,实地调研了工行家属院、水务局家属院、北辰小区、翠屏文明大院、平安小区5个改造试点示范小区。
目前,广安区2020—2021年186个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2022年36个老旧小区,已全部进场施工,20个完成改造;2023年计划实施改造50个老旧小区,已进场施工32个。
“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关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为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贡献人大力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建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