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14-07-18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监督食品安全工作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天大的事,监督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县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邻水县食品究竟是否安全,是一个什么形势,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邻水县老百姓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连续四年跟踪监督,力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确定议题:突出民生 聚焦热点
“2010年,邻水县一乡镇饭店在承接生日宴会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导致20多人中毒。同年,在一名老人60岁寿辰的“坝坝宴”上,又有8人中毒。”食品中毒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犹如一团阴云,笼罩在群众心中,很多群众对食品的安全感到迷茫困惑,要求整治食品市场的呼声高涨、愿望强烈。2011年初,邻水县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把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列入了当年的监督计划,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报告,次年,邻水县人大常委会为巩固监督成果,在常委会上重点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2012年底,在邻水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工作总结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反映到“学校周边餐馆卫生条件差、流动摊点自制食品贩卖、学校‘小卖部’食品安全隐患大、学校食堂卫生设施简陋”等问题,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在继续跟踪监督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上,变全面监督为重点监督,切实督促县人民政府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3年,县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瞄准”了上百家学校。
2014年,针对媒体上不断曝光的毒豆芽、毒生姜、注水猪、苏丹红、瘦肉精等典型案例,引起了全社会的食品恐慌,也不断暴露出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的问题,县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纷纷到县人大,主动汇报工作,请求人大监督和支持,于是,邻水县人大常委会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出发,再次将食品安全工作确定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调查研究:力查问题 重提意见
要找出症结、查出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四年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调研25次、听取工作汇报32个、暗访相关单位10余次、走访人民群众200余次,切实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针对查找出来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制不尽完善、专业检验人员匮乏、检验经费保障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管体制,落实监管责任;配齐专业人员,发挥检验作用;注重教育惩处,优化监管环境;加强经费保障,满足监管需要等工作建议意见供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2012年,针对县人民政府未完善的整改事项和新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设立农产品质量内检室、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力度、继续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建议意见交县人民政府继续整改。
2013年,针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食堂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小卖部多数管理不到位、食堂建设困难大 ”等问题,督促县人民政府在“强化学校食品安全宣传、破解学校食堂建设难题、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等上加大整改力度,切实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4年,在邻水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出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意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单列),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和行业管理办法,督促乡(镇)政府发挥食品药品安全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薄弱领域、源头监管,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加大日常监测力度,落实追溯制度;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资源、监管工作硬件、工作力量、工作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问责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跟踪督办:督促整改 力求实效
加大跟踪监督力度是确保审议意见取得实效的关键,自审议意见发出后,邻水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审议意见连年跟踪监督,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全县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按照“辖区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人民政府和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位,形成了“条块结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配备了乡镇协管员90名、村食品安全信息员490名,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二是形成了更加有力的监管措施保障。先后印发了《邻水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案》、《邻水县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出台了《邻水县农村聚餐管理办法》,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百日行动”专项整治活动,对“地沟油”、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肉类、农产品、酒类清查、清缴问题乳粉等进行专项整治理,制定了热线电话举报制度、产地准出制定、市场准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等21项制度,使食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安全工作环环相扣、监管到位。
三是形成了更加精确的检测设施保障。完成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引进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仪等先进检测仪器,可同时开展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现每年承担着全县自行抽检及部、省、市的例行抽检农产品品种达30个样品4000余个的检测任务,服务农作物面积可达400万亩左右,服务畜禽1000万头(只),养渔面积15万亩以上,充分保障了我县农产品生产、食用安全。四年以来,已经完成了流通食品快检4024份,畜产品快检79174份,农产品抽检400份,食品加工产品抽检538份,餐饮、流通食品抽检512份,样品检测合格率96%。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邻水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梅可明表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监督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不懈地把这项民生工程抓紧抓好。(甘晓莉 刘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