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嘉陵江出川水质的最后关口
发布时间:2014-08-12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武胜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城镇污水治理情况纪实
“从今年起,每年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今年新建的乡镇污水处理站每个配套建设费用50万,所有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站每个每年运行费用10万元……”
近日,从武胜县传来好消息,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管网设施配套建设经费终于得到解决,听到这个消息后,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不禁感叹到,“人大连续三年的监督没有白费啊!”。
面源污染,母亲河现状令人堪忧
千里嘉陵在这片共和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绵延117公里,是武胜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嘉陵江流经四川的最后一站。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人口在城镇快速聚集,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溪河或塘堰,致使水体质量逐年变差,不少地方的水库、塘堰、溪河已经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有水不能用、不敢用的潜在危险已经显现,群众投诉逐年增加。
“由于历史原因,场镇扩展以基本成形为原则,缺乏建设的整体规划,配套设施的统筹建设,遗留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没有建设雨污分流系统,排污管网系统建设也极不规范,导致建设好的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率低,同时处理运行成本高,乡镇也没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加之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运行存在很大的问题,建好的污水处理站也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心里也着急呀。”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分赴全县10余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详细询问情况,仔细调阅运行记录,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督再督,武胜人大咬定青山不放松
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直接关系着县域内一江四河的水质情况,更关系着85万人民的饮水安全,县人大常委会之所以一督再督,还要追溯到2012年的市人代会。
“我觉得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群众反映也很强烈,特别是乡镇的污水处理排放问题,这不仅在我县存在,而是当今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的通病。”在市人代会前,武胜县的人大代表纷纷深入到基层,收集民情,当了解到了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的现状和重要性时,他们决定将这个问题作为议案在市人代会上提出来,希望引起市人大和政府的重视,及早在全市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保护绿水青山。
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武胜代表团的12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建立长效机制”的议案,被列为唯一一件议案,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这项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为推动这项工作尽快取得成效,拯救嘉陵母亲河,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调研,两次召开常委会,分别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的报告和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的情况。
“电力公司的负责人在哪里,请问为什么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的电价执行的是商业电价,能不能调整为居民用电,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乡镇财政压力?”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发问到。
“请住建局负责人解释下污水处理站的责任主体是谁……”
“环保局的负责人到了没有,你们平时有没有到各乡镇去指导联系,帮助解决运行过程中的难题 ……”
列席会议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提问,会场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列席了这么多次常委会,今天这个议题审议得最久,问得最细”,“这是第二次审议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这个议题了,足以看出县人大常委会对这两个问题的重视,更看出了他们为民代言的决心”,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到。
审议结束后,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审议意见(草案),建议县人民政府要想方设法保运转,建立健全县财政运行资金补贴拨付制度,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并且有条件运行的要千方百计正常运行起来,对尚不具备运转条件的要加快生活污水管网建设,解决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及早运行起来;对即将建设的要科学合理规划选址,按本地长远需要确定建设规模,选择较好的处理工艺,高质量建设,把民生工程建好,把实事办实;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项目的跟踪检查,加强监测和监督管理,保证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多措并举,县政府下定决心强力推进
“实施污水治理工程,是建设美丽武胜的具体举措,也是县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政府负责人表示到。为了真正将生活污水治理这件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
一是加快工程建设。拟投资 9000万元新建城市污水处理二厂,可满足到2025年的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今年还将新建15座乡镇污水处理站,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我县31个乡镇全部建有污水处理站。二是完善配套管网。把污水管网系统建设作为有效发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作用的基本条件,与污水处理站同规划、同建设、同竣工,确保污水处理站建成即正常运行。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从今年起,每年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今年新建的乡镇污水处理站每个配套建设费用50万,全县所有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站每个每年落实运行费用10万元。四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进行专项督查,跟踪督办,定期催办,对不能按期完成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的责任单位一票否决,进行责任倒查,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责任单位严令整改,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全部履职到位、规范运行,达标排放。
“前面就是重庆市的合川区了,我们一定持续做好监督,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把好嘉陵江出川的最后一关,留给下游和后人一河清水······”站在江边,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意味深长的说到。(熊尚英)
上一篇:扣紧“舌尖上的安全阀”
下一篇: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调研乡镇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