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人大代表“速画像”
发布时间:2014-06-13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在武胜,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活跃在基层,深入选区、联系选民,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发展献计支招,为群众过上幸福生活默默播种着、耕耘着……
王勇:山坳里的“养鸽人”
礼安镇人大代表王勇所在的永镇村由于土质较差,土壤中遍布鹅卵石,故该村连传统的种植业都难以得到发展。为求生计,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唯有老人和儿童留守,该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如何发展?”、“怎样带动老百姓致富?”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王勇的心头。他通过外出学习和视察,开拓了视野,在村中率先开始了肉鸽养殖。如今,这个肉鸽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存栏肉鸽2500余对,年产值30余万元。“一个人富真的不算富,大家不用出去打工都能赚到大钱才算富。”他带领周边的农户养殖肉鸽,为村民提供种鸽以及技术指导,并不定期地上门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解决销路,为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天达肉鸽养殖养殖协会成立至今,已解决当地1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并带动近20户农户脱贫,增加产值200余万元,进一步促进了当地高效养殖业的快速化和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他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促进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他的名字叫黄波。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从2003年起,“大班额”问题成了他逢会必讲的“永恒话题”,在召开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前,他深入县城义务教育各学校,深入调研,摸清实情,再次提交了《关于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议案》,得到了县委、政府、人大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现如今,“六个教育重点项目”中的嘉陵小学一期,沿口初中、城南初中、城南小学扩建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小学一期和民族小学扩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历经10年的城区“大班额”问题建议终于得以实质性解决。
刘勇:留守孩子的“代理老爸”
与县人大代表、鼓匠小学教师刘勇共事的同事都称他是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人大代表,与学生接触的多,了解他们的动态也多。每当看到贫困生家境贫寒而失学,刘勇代表的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难受。郭小雨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在她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远走他乡音讯全无,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郭小雨只能与年近80岁的爷爷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刘勇了解情况后,把小雨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学期为她解决200元的生活补助,时刻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她进行思想引导。在刘代表的影响和带动下,全乡50名退休干部、老党员、学校教师纷纷争做100余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使留守儿童们在和谐社会的阳光下,更加茁壮成长。
张云华:顾大局的养花能手
她是一位淳朴的农民,经过多年的摸索成为闻名百里的种花能手;她是一个身体瘦弱的平凡妇女,却有着一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儿。2003年开始,张云华当选市、县、镇人大代表,“受任于民,为民代言,不负于民”,这是张云华对当代表的自我要求,也是她10年履职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市、县人大代表,她带头发展经济,靠着勤劳和坚持,花卉种植事业逐步壮大,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花卉,共同致富。村里已有20多户村民种植花卉,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固定产值300余万元。她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去年,得知遂广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要占用村里的花卉园,不少老乡都想借这个机会多争取拆迁补助,她了解情况后,冒着酷暑,挨家挨户做工作,劝说大家一定要重大局轻小利,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千万不能以此给政府出难题、敲竹杠。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她主动放弃移植占用的花卉,重新租地80余亩,购买新苗种植。在她的带动下全体花农主动为高速公路建设让路,本来以为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却变得十分顺利。
张学明:不畏困难的供电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容量电器普遍进入农村家庭,农村用电负荷快速增加,部分供电网络末端的台区、用户出现不同程度电压偏低状况。部分人大代表和群众对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的呼声尤为强烈。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张学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老百姓期盼的,正是我们供电人要干的,无论如何都要让群众用上“放心电”、“明白电”、“满意电”,切实解决群众在用电方面遇到的问题。”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以来,他通过积极主动的向上级部门汇报,累计争取农网改造项目资金30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破解了资金难题。在低压供电台区改造过程中,张代表率领施工人员冒严寒、战酷暑,深入到全县农村各低电压供电台区,实地测试电压情况,分析低电压形成的不同原因,积极推进工程建设。经过艰苦拼博,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如期完工,解决全县低电压台区100多个,惠及60多个村,2万户群众,做到了不漏村、不漏院、不漏户,保证了老百姓用电需要。(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