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发布时间:2014-07-18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广安市广安区人大常委会力促村级公路建设侧记
“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路先行”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广安区人大常委会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从解决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入手,以献礼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为契机,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人大监督工作。
选题:科学研判
近年来,广安区从为百姓谋福祉出发,将村级公路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民生工程来抓,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成片、闭环、联网、增效”上狠下功夫,不断加大对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161.1公里,其中乡道249.1公里,村道1653.8公里,公路密度达2.1公里/平方公里。但随着水泥路的建成通车,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去年的区人代会分组讨论上,农村代表多次反映现行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不合理、建设质量不高、养护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此,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去年专项调研课题,力图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调研:求真求全
去年11月,为了掌握大量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区人大常委会迅速成立了专项调研组,深入彭家、杨坪、蒲莲、龙安、崇望、东岳等乡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调研组发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乡镇规划不清、资金匮乏、层层转包等原因造成的。针对存在的问题,代表们积极发表了有深度、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级贫困区、秦巴山革命老区身份,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一次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二是通过“一事一议”等途径多渠道筹资,健全养护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村级公路、村与村之间连接线的路网建设进行规划;四是加强对村干部及村民义务监督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五是加强对村级公路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尤其对施工环境较差、难度较大的项目更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在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形成了《关于村级公路建设与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的审议意见》,将审议意见转交到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研究处理。
整改:狠抓落实
区人大常委会持续的跟踪监督,区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并作出了周密部署。首先安排统筹制定村级公路规划,精心编制公路建设规划,科学谋划农村交通建设网络,在龙安乡勇敢村规划产业路16.2公里,在崇望至彭家白阳村等路段规划产业路10.08公里。2014年实施通村通畅工程120公里,实现村级公路全部砼化。其次采用农业、交通、国土等方面项目集中投放的方式,加大对龙台、肖溪等偏远落后、出行困难乡镇的项目倾斜力度,逐步打通断头路,延伸村级路。2013年实施通村通畅工程234.4公里,其中龙台镇实施26.92公里,占总里程的11.5%,蒲莲乡、消河乡通畅率已达100%。最后将石笋镇鳌山村村民迫切要求修建的1.5公里村级公路纳入2014年通村通畅工程,修建龙安文林村至勇敢村路段3.3公里,正在修建龙安群策村8组至母本园等路段6.78公里。在村级公路的规划、修建和管理过程中,注重资源整体开发和利用,致力于优化生态环境,更有效地开发农村资源,切实维护最广大群众权益。(赵俊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