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组建执法检查组,于2025年3月至4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法治力量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上下联动“一盘棋” 37类行业检查全覆盖
“要通过实打实的执法检查、硬碰硬的现场问答、点对点的跟踪问效及时‘亮剑’,真正让‘一法一条例’落地见效。”执法检查前,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道。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高站位谋划,组建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组长,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及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相关专家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按职责、分领域,对市本级单位、华蓥市、武胜县、邻水县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查什么?怎么查?执法检查组心中有杆秤。
“工作开展前,执法检查组成员认真学习‘一法一条例’,厘清执法检查思路,并与市消防救援局多次沟通商讨,研究重点检查内容、检查方式、具体步骤和行程安排等。”市人大社会委负责人表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并邀请相关专家参加执法检查。
消防安全工作涉及面广、涵盖人群多,每到一处,执法检查组都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风险场所,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认真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情况,深入查找“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短短几天,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全市学校、医院、培训机构、养老机构、集贸市场等37类行业82家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会还委托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同步开展执法检查,实现上下联动“一盘棋”、执法检查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本次执法检查从点到面、统筹谋划、形成联动,这不仅实现了各县(市、区)的全覆盖,还倾听了社会各界多方意见建议,充分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执法检查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把脉问诊开良方 共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实地检查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随即召开执法检查座谈会,市人民政府及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消防救援局等15个单位分别汇报关于“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成员结合检查情况作交流发言,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4月8日至17日,执法检查组成员多次集体讨论,不断修改完善执法检查报告,经主任会议讨论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九小场所’、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消防‘生命通道’、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等20余类专项整治行动,挂牌重大火灾隐患28起,已销案21起,剩下7起正在抓紧整改……”4月28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一组数据显示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完全到位、消防法治意识树得不牢、消防安全基础支撑不足等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
因此,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上,一场寻良方、谋实策的“头脑风暴”激烈上演。
“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消防安全方面的保障还比较滞后。”刘毅烽委员举例说,部分新能源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建筑防火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何有效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刘毅烽看来,需要在制度上超前谋划。因此,他建议:“在建筑物和车辆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完善措施,将损失减到最小范围。”
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私拉乱接电线、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现象,蔡艳霞委员建议,“要加强老旧小区管理,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定期检查线路,在社区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演练,提高全民消防意识。”
“密室逃脱、校外培训、月子中心等新业态消防监管责任单位不明晰,致使监管存在盲区。”“建议细化月子中心等新业态消防监管责任单位,同时强化监管责任,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消防救援装备配置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含量较低。”“建议加强科技力量的运用,进一步加大智慧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一条条行之有效的建议,推动一个个问题整改,持续加强消防安全治理,促进公共消防安全基础不断夯实,推进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执法检查的结束,只是问题整改的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已及时将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转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要求其在四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研究处理情况,持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助推更高标准建设消防安全防护体系,为广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安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