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与以往不同的是,参会代表的资料袋里多了一份《广安市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这是广安人代会历史上首次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背后有何深意?《报告》对广安乡村振兴工作又有何促进作用?
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广安是农业大市,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突出建好“天府粮仓”、打造都市田园、推进城乡融合“三大目标”,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24年9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全市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有关事宜,决定从下一次年度市人代会开始,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的具体举措和有益探索,也是依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路径。”在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余力看来,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既能更好促进代表履职尽责,又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资源,多向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市人代会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的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人大依法监督的作用,推动了各级人大代表关心‘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广安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志强介绍,自2022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同级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强化监督工作,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党委有部署,法律有规定,现实有需要,群众有呼声,因此,向人代会报告乡村振兴工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
翻开这份近万字的《报告》,“优质粮油基地加快建设”“环境整治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培塑浸润万家”等方面内容可谓浓墨重彩。
《报告》全面回顾了2024年广安市乡村振兴工作成果: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获得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表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均连续3年获得“好”等次。
同时,《报告》也明确了2025年广安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市。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均增长3.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85万吨以上。
“《报告》内容主要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及城乡融合、扶持政策等方面。”市委农办秘书科科长李世林全程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工作,他告诉记者,《报告》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共收到41条意见和建议,全部采纳35条,部分采纳2条。“可以说,《报告》凝聚了多个部门的心血,必将吹响广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对于人大系统来说,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是法律赋予的重要监督职责。”罗志强表示,“不仅要审议,还要作出决议,以法治之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代表热议点赞又支招
开幕大会结束后,各代表团随即对大会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报告》内容详实、措施有力,既客观反映了去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也明确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任务,我对报告表示完全赞同……”代表们纷纷热议《报告》,充分肯定政府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取得的成绩。
“人代会听取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对我们基层代表而言,能更加深刻理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翻阅了《报告》,市人大代表董明枝深有感触,“能够感受到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汇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建议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建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针对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代表们还踊跃建言,凝聚共识。
“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将在今后成为同级人代会的议程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广安市人大将根据审议意见形成决议(草案),报告主席团同意后提交大会表决。同时,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将组织代表调研、执法检查等,及时了解《报告》落实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建议,共同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