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万象更新。
冬日的广安大地,处处涌动着砥砺奋进的豪情与干劲。
1月7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会议中心开幕。
怀揣着全市人民的嘱托,389名市人大代表齐聚一堂,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上午9时整,大会开幕。全场起立,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襄渝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从总结回顾2024年发展成绩,到对2025年工作提出建议,再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务实又充满力量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代表们倍感振奋。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携手奋进,成绩来之不易——
202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再上一个百亿元台阶,超1600亿元;
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8个,省外引进项目到位资金排全省第6位;
501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部落地,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不断拓展;
持续擦靓文旅新名片,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缅怀馆改陈出新;
加快“三型”城市建设,57件省市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
一组组经济数据、一项项民生举措,记录着这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回顾过往,与会代表认为,广安在过去一年里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在社会各领域持续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向好。
许雪梅代表凝神聆听,不时在报告上圈出“关键词”:“全市经济稳中有进”“重点改革成效凸显”……一字一句都令她倍感振奋。“广安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人自豪,相信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不断增强。”许雪梅激动地说道。
宋光成代表也深有同感:“广安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当时间步入2025年,广安行进到了新的历史节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面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多重机遇,广安怎么办,如何干?
“同城融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着手,与会代表看到2025年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实现的路径。
新征程上再出发,大家信心十足。
“在报告中听到了发展成效、具体举措、前进目标,让人充满干劲。”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曹刚代表目标笃定,下一步,国网广安供电公司将全力提升广安电网供电能力,加快建设广安Ⅱ500千伏、邻水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七大标志性工程”,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时代长安等重大项目顺利投产;全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打造川渝高竹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要不遗余力提高教育质量。”王冬霞代表说,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内部治理、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以“一体两翼、四项合作”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成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持续为“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和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报告关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部署,说到了我们心坎上。”贾超代表介绍,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将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大安寨村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带领乡亲们在致富道路上阔步前进。
“就得铆足干劲!”张艺之代表表示,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她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展现民营企业代表新作为。
风雨兼程,广安必将在新征程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上午10时18分,开幕会结束。步出会场,与会代表意气风发,目标笃定。
新时代里的广安,步伐铿锵;新征程上的广安,前景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