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冬料峭,会场紧张热烈。
“满意35票,基本满意4票,测评结果为满意!”……12月20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30个政府工作部门正在接受一场“评议大考”。
会上,6个重点被评议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向会议口头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分组审议现场既有满满点赞,又有足足辣味,还有殷实建议;全体会议测评现场,常委会组成人员庄严按下测评键,作出客观评价。
履职评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是服务发展大局、监督和支持“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换届以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评议政府部门工作,通过“点对点”视察调研、“面对面”提问、“实打实”测评,评出人民心声,议出监督实效,促进被评议部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能。
科学谋划 精准“把脉”摸底数
开展工作评议,目的在于督促被评议部门落实职责、依法行政、务实为民。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工作评议列入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旨在通过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持续提升监督实效。
评议谁?在评议对象的选择上坚持全覆盖,把市政府30个组成部门全部纳入工作评议范畴,将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切的市民政局等6个部门作为工作评议重点,组织开展评议调研。
评什么?主要评议换届以来的工作情况,涵盖执行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能职责的情况;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以及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办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情况;加强自身建设和行业管理、业务指导情况;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
怎样评?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学习借鉴省内外各市(州)人大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了《广安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评议方案》,分为发布公告、开展调研、会议审议、民主测评、形成审议意见和整改落实等6个阶段。随即成立6个调研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等组成,对6个重点评议部门采取公开广泛面向社会、群众征求意见,下沉延伸到其下属单位和业务指导的县(市、区)部门开展调研,形成评议调研报告等方式,实事求是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先后率6个评议调研组到市民政局等部门召开工作评议动员会,标志2024年工作评议自此拉开帷幕。
“评议工作启动后,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被评议单位名单和评议内容,提高评议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真评实议 集中“会诊”显担当
工作评议要评出实效,指出问题,并非走过场、一评了之。
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被评议单位详细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实事求是总结工作成绩,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调研组一针见血地指出被评议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商贸服务业企业普遍较弱,缺少品牌,龙头企业支撑能力不强。大型会展商品雷同、特色不突出,客流量大但消费率低。”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广大患者需求,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闲置,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资源紧张。”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养老缺服务、缺人才、缺经费等短板较为突出,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不完善,养老机构资源未充分利用。”
……
调研组针对被评议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提出对策,每一条建议都对症下药。
“建议提档升级现有商业街区,打造具有广安特色的商业街、美食街,提升各类展销活动产品质量,加速消费回暖。”
“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市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带教。”
“建议统筹发展养老产业,加大养老事业财政预算投入,加强养老服务品牌打造,推动医养结合,盘活闲置资源,满足不同养老群体需求。”
……
被评议部门主要负责人直面问题、开诚布公,均表示所有问题照单全收,将制定详细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30个部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报送市委,抄送市人民政府。
经过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调研组和被评议部门的共同努力,一个个问题清单将变为“成效清单”。参会人员坦言,本次工作评议贴近民生、精准发力、成效明显,希望今后持续开展工作评议,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