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316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办复率100%。收回代表建议办理测评表316份,满意率100%。
316份建议“落地有声”,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架起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更彰显了人大的担当和作为。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形式,有效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动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
搭建平台
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广泛性
邻水县高滩镇青童庵村与渝北区茨竹镇大面坡村相邻,连接两村的道路狭窄泥泞,影响村民出行,制约经济发展,成为两地人民群众的“心头痛”。
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以下简称“新区代表之家”)的驻家代表了解情况后,深入实地调研、下沉基层走访、认真倾听民声,提出关于打通两地“断头路”的建议。
2024年4月,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三期建成通车,解决了困扰青童庵村与大面坡村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问题。“感谢人大代表的关心、呼吁,出行方便多了。”高滩镇村民感激地表示。
这只是新区代表之家发挥作用的一个生动写照。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处理“搭台”和“唱戏”的关系,按照“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建成运行新区代表之家。
成立1年多来,新区代表之家联合渝北区人大开展跨区域代表活动20余次,提出川渝公交一体化建设等意见建议90余件,经验做法得到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成为代表们倾听民意、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在华蓥市双河街道杜家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面对面议事,推动解决社区治理的问题和困难;在武胜县沿口镇人大代表之家,代表以“拉家常”阐述“大主题”,用“小支点”撬动“大民生”,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坚持搭平台、建机制、抓活动、促交流,近年来,全市建成规范化、示范化、信息化代表家站307个,同步开发代表家站网上平台,实现9600余名五级代表线上线下“双入驻”、“进家入站”全覆盖。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县乡两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2个项目入选全省优秀案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强化。
创新机制
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的实效性
“现在,查看履职档案方便多了,只需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几步就行了。”近日,市人大代表、武胜千寻家庭农场主胡红梅打开手机,登录“广安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其参加会议次数、议案建议提交数、视察调研次数、学习培训次数等数据一目了然。点开“我提的议案建议”一栏,看着“已办理”的字样,胡红梅会心地笑了。
“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是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原则和要求。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开通网上代表直通车。2022年,对代表直通车进行迭代更新,从最初仅能在网站记录简要履职信息和接收文件资料,到现在履职信息门类更完善,提交代表议案建议更便捷,查找代表活动信息更及时,代表履职效率大大提高。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持续优化代表建议办理网络服务平台功能,首次实现网上交办、网上督办、网上答复、网上评价。
代表议案建议承载着民生,办理落实于民生。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共交办1件议案、316件建议,其中,9件建议纳入重点督办件。从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到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整治到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这些来自基层的每一件建议,都充分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
让代表满意群众受益,是检验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支持武胜天然气产业发展等9件代表建议,跟进指导办理情况,“以点带面、以评促办”推动316件建议件件有着落。目前,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得到不少代表的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广安市代表团代表提出议案建议60件,《关于修正〈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议案》得到省人大高度重视、认真办理,新修改的条例于2024年12月通过并施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更好体现。
强化保障
提高代表履职服务的精准性
2024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80名市人大代表赴浙江大学开展为期5天的代表履职培训,为代表履职“蓄能充电”。
此次培训针对性强,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思维与人大履职能力提升》等课程,并邀请名师专家为大家授课。
“干货满满,获益匪浅。”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他们履职行权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履职的方法和手段。
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履职培训,是人大在守正创新中提高代表履职服务精准性的缩影。
近年来,围绕代表关注和履职需要,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和“请回来”相结合的形式,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学政策、学业务、谈心得”活动,对全市乡镇人大主席、街道工委主任开展全覆盖培训,分批组织350余名代表赴延安、深圳等地开展培训,代表履职意识、履职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实现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化,参加人大专委会活动常态化,参与立法、征求意见会等全员化。”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态化联系129名代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79人次,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260余人次,代表的优势和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配合做好全国人大代表来广视察法院专项联络活动;围绕行政执法监督等主题,组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6篇;组织全国、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高质量承办川渝国、省(市)两级人大代表首次联合培训班……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全面推进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一条条代表建议、一桩桩民生实事、一次次调研履职,铭刻着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守初心、不负时代勇担当的深深足迹。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