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的好代表
发布时间:2014-01-06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记广安区区乡两级人大代表、石笋镇鲁江村书记何际焕
走进广安区石笋镇鲁江村,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气息迎面扑来,农民富了,村庄亮了,路面宽了,村集体壮大了……说道鲁江村的变化,村里的群众无不对那位朴实的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何际焕交口称赞。
这位老实的川东汉子如今可是村里人眼中的大能人,可谁曾知道,当初就老何在被当选为村书记的时候,他的妻子并不同意,丈夫外出打点零工,收入不错,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怎么也比担任村干部,每月就只能领几百元的津贴要强,这不是自讨苦吃了吗?可老何却不这么想,来自贫困农家的他,深知群众疾苦,他只想多为村里跑跑腿、多为村里人找找方便,力量虽小,却也要对得起这深厚的乡土情。
也就是这么个“耿直劲”,老何在村里事上干的风风火火,村里人渐渐地把他记在心里,一张张充满赞许和期待的选票,让他成为了人大代表,让他的干事激情持续燃烧。
办实事赢得民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何际焕带领村两委班子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把一件一件实事办在村民的心坎上。2006年,他积极向上级争取到本村土地整理项目,对全村6个村民组的1000多亩土地进行土地平整。原先群众对此不理解,认为这是在浪费农时,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解释宣传国家政策,讲清土地整理的好处,群众纷纷由不愿搞转变为主动要求搞。
鲁江村紧临渠江河,境内全长约3公里,因常年积累致使河上漂浮聚焦着各种生活垃圾,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他抓住土地整理时机,对河道进行了清理疏通,对边坡也进行了硬化护砌,在河道两边铺设了宽
在短短的5年中,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方筹集资金,新挖整修大小塘坝4口,新修水泥路约2公里、砂石路10多公里,使鲁江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谋发展号召民心
这些成绩并没有让老何满足,虽说群众的口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他想这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怎样让群众发家致富是他最要考虑的事情。2008年的一天,他找到在外面创业的村里“能人”何小伟,希望其回乡投资,带动群众致富。这正与何小伟“致富不忘家乡人”的思想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何小伟立即回乡考察,随即投资100多万修建了一个大型养猪场。为村里树立了创业致富榜样。
扶危困感动民心
老何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被群众誉为“贴心人”。2011年9月,川东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渠江河突发罕见洪水,抗洪抢险形势十分严峻。12日晚10点多,带着村干部在村里巡视了一圈刚刚到家的老何,看着屋外的暴雨,又再次联系村干部要求到各自包保的村民组的危房户和五保户家中查看并转移群众。由于已是深夜,很多群众不愿转移,甚至有埋怨情绪,转移工作难度较大。他带着村干部逐一耐心细致做好说服工作,最终全部按照要求进行了转移。6组五保户蔡世忠家地处低洼,到其家中时洪水已齐膝深,何书记不由分说立即背上他安排到隔壁邻居家暂住。暴风雨中,被转移的蔡世忠听着身后风雨飘摇的老房不断发出吱吱的响声时,不禁动情地对老何说:“真的是很危险,给你添麻烦了!”过后,老何又与镇敬老院联系,安排他与另外两名五保户到镇敬老院居住,临走时还自掏腰包每人给了50元。在这几年中,每年他和村里都要拿出1000多元对困难群众进行慰问。
在老何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正是他这种情系百姓,甘当士卒,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信赖。如今的鲁江村,在老何等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正满怀豪情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进。(丁玉林 李 帅)
下一篇:人大代表助力乡村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