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永远装着学生
发布时间:2009-06-22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记市人大代表、广安第二中学校副校长李朝云
甘凤云 何晟成 肖国平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而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人大代表,教育问题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已经当选三届市人大代表的李朝云来自广安第二中学,作为学校副校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的他,最关注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问题。
教书20年来,李朝云潜心钻研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全优发展,也使广安二中高考连年报捷,成为学校的一大品牌。在同事心目中,李朝云是值得学习的好领导;在学生眼里,李朝云是极具亲和力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在完成学校繁重的行政、教学工作之余,李朝云积极深入农村中小学调查农村教育现状,当了解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后,他提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提案,建议对农村学校的师资、校舍进行整合,该撤的撤,该并的并,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该提案得到了市、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履行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灵活的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调统筹的‘三教结合’。”围绕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李朝云的这些建议也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相关领导的一致同意。
在关注农村教育的同时,李朝云又把视角延伸到城区教育上。“近几年,由于农村学校的合并,进城打工人员的增加,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区就读,增加了城区学校的入学率。”李朝云说,城区大部分学校由于校舍紧张,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坐在最后面的孩子都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李朝云认为,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拥挤的条件让老师精疲力尽,一个再称职的老师也管不了这么多学生,这在教学上造成了许多困难,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他建议,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使现在的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调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接到李朝云代表的提案后,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城市学校班额过大问题,并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就要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在任人大代表期间,李朝云撰写议案十几件,其中,80%关注的都是教育问题。这些议案倾注了李朝云对改善教育、推进社会进步的满腔热情。
上一篇:无愧人民的信任和选择
下一篇:倾情履职为富民